朱元璋本想将人传到宫里去的,可一想到这事闹这么大,如果在宫里解决,民间说不得又会传成什么样。
而且他也想看看,楚泽会如何应对。
所以他亲自来了。
没带太多人,仅几个有随从,还有余熂。
在得知楚泽即将时抵达时,他便藏了起来。
然后,他便看到楚泽那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述。
别说,这小子还真挺会说话。
至少朱元璋听得挺爽,尤其是最后那句话,朱元璋最喜欢。
像这些倚老卖老的名儒,朱元璋也很讨厌。
固执、古板、不知变通。
一言不合就绝食。
而且不达目的还不罢休。
他身为皇上,这些名儒不得不尊重着。
但能扫扫他们的颜面,他还是挺开心的。
他看了杨广庵一眼,道:“这所觉得,有朕作保,不知杨老先生可放心?”
杨广庵抿唇不语。
这是还不放心啊。
朱元璋气笑了。
“那这样,咱让他立个军令状,如何?”朱元璋换了个问法。
杨广庵要的就是保证。
此时朱元璋都这么说了,他便也松了口:“可。”
朱元璋点点头,对楚泽道:“立吧。”
楚泽:“……”
他幽怨地看着朱元璋。
他有点搞不懂,这人出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明明他刚才发个誓就能搞定的事,现在成了立军令状了。
诚然他觉得自己都不用怕,但这感觉就是不一样。
就像你本来是拿着根绳似松非紧地缠在自己脖颈处,突然间变成了一把锋利的钢刀,稍微一动就能见血。
这两值得的压迫感学会还不同。
“立啊,看咱二嘛。”朱元璋见楚泽还不动,便出声催促。
楚泽在心里默默地翻了个白眼,然后道:“咱楚泽,今日在此立下军令状,在一年之内,这所学校里的学子与老师,至少会拿出三个有利于民生大计的发明或者建议。如果做不到,臣但凭皇上处置。”
一年时间里,三个发明或建议,听着少,但却并不容易。
发明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且还要能起作用。
杨广庵稍一思索,点头答应了。
“但咱丑话说在前头,无论一年之后,咱是否还在世。但凡你没有做到,咱杨某人座下的弟子,必定会来此,向楚大人要个公道,也会朝皇上要个公正。”杨广庵朝朱元璋拜了下去。
朱元璋道:“好,朕便与众人一道做这个见证人。”
“既有皇上作保,那臣自是放心的,前些日子是咱多有得罪,杨某告辞。”杨广庵又朝楚泽拜了一拜,他起身正欲走,楚泽忽然出声叫住他。
杨广庵离开的身形一顿。
他不解地看向楚泽:“楚大人还有何指教?”
楚泽咧开嘴笑:“杨老先生忧生天下,又博学多才,咱这个学校初建,晚辈斗胆请杨老先生稍留些时日,为这些后辈指点一二,如何?”
“……”杨广庵欲言又止地看了楚泽片刻。
看着看着,杨广庵便笑了。
他朝楚泽拱了拱手,道:“楚大人,老夫已是耄耋之年,就算在留在此地,也留不了多久,楚大人的美意,恕咱无法接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