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43章 孤可以不收,但他们不能不送(第1 / 2页)

第343章 孤可以不收,但他们不能不送

“南巡?”

乾清宫内,朱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怕不是在说笑?”

朱高燨正色道:“爹,儿臣是认真的。”

朱棣叹了一口气,劝道:“现在这局势,你又不是不知道。朕迁都以后,南方各省力,除了南直隶,朝廷对其他行省的控制力都有所下滑,虽说不至于道一句危险,但论安稳终究比不上北京可言。”

“朕现在的身体如何,你是了解的,朝廷现在唯一的依靠就是你这个太子,你的命比朕的命金贵多了。现在的大明江山,没有谁是不可以死的,朕都可以死,唯独你绝对不能出事。”

朱高燨笑道:“我也就是去南方天酒地一阵子,瞧您说的,就仿佛南方那边全是刀山火海,我走上一遭就等同于是从鬼门关溜达了一圈。哪有那么多危险啊,如您所说,正是因为朝廷对南方的控制力不够强,所以我更应该去一趟南方。”

“天高皇帝远这句话路人皆知,大明的南北两京制,确保了朝廷的势力可以覆盖到南方,不至于哪天就突然冒出一个人自称是某某皇帝之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然后成千上万的人呼应着跟着一起造反早去。”

“但也仅仅局限于此了,南方的控制力比不上北方,最好的办法就是我去亲自去一趟南方,一来是解决北征粮草的问题,二来,是为了稳固我们老朱家在南方的统治力。”

朱棣苦笑道:“你越这么说,我越是害怕。你若当真只是到南方去天酒地,朕也就由着你来了,你整日里忙碌于国务而忘却自身,偶尔像这样不算太过分的放纵一下愉悦身心也是好的。”

“可你如果是去干正事,干大事,朕是真不愿意啊。”

他太懂朱高燨了。

这个儿子跟太祖高皇帝如出一辙,对待别人压迫力极强,对于自己的压迫力更强。

嘴上说着要去下江南天酒地,可真到了南方,不知道又要掀起何等的腥风血雨。

功于社稷,罪在自身,他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明,却将自己始终陷在最危险的境地里,这让朱棣于心何忍。

这小子,是真没把自己的命当成是命啊。

朱高燨只是微微一笑,道:“父亲放心,儿定平安归来。”

朱棣知道自己拦不住对方,摇头叹息一声,声音低沉:“你只要能平安归来,一切皆好。”

……

【是否选择继续模拟,朱祁钦的人生?】

“是。”

在朱高燨走后,朱棣有些心烦意燥,索性便继续选择模拟了起来。

他上次看到一半给断了,只知道朱高燨的孙子当了天策上将,国无储君,根基不稳,也不知道后续是什么情况。

难不成,泰昌帝朱瞻墭真的老糊涂,要晚节不保?

这没道理啊,祁王一脉能二百余载傲然,怎么反倒是成了皇室以后就萎靡不振了,难不成是因为国力强横所以顾不过来了?

【自你成为天策上将之后,举国上下都在存疑。】

【你已经做好准备,要与自己两个兄长为敌,就算是拼上一切,也要护住长公主留给自己的辽东。】

【然而泰昌帝没给你这个机会,他直接一封圣旨,命你前往西部。】

【大明的西部,也就是以前的西洋,现在也称“欧洲”。】

【你有点困惑,有些看不懂泰昌帝的这一迷惑行为,不仅是你,所有人都有些看不懂了。】

【先是封你为天策上将,这说明皇帝有意传位于你。可若是他真有意传位于你,那也应该将你调到京城,让你熟手国务,等他轰然离世之后,你可以在第一时间继承大位。】

【北京,才是世界的核心。】

【可现在皇帝却让你去了西部,说是调派,感觉却更像是发配。去了西部,远离大明的政治核心,无疑是一种排斥,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泰昌帝会做出如此前后矛盾的行为。】

【莫非,泰昌帝立了天策上将之后又后悔了?】

【这怕不是有什么大病吧!】

【京中有官员在奉天殿外高呼:世祖四十年宏图大业,于今朝毁于一旦!】

【此官员后续不知如何,但想来应该不会太好。】

【泰昌帝现在对于群臣的态度很敷衍:礼貌,热情,一问三不知。感恩,谢谢,但是对不起。明白,理解,实在没办法。】

【你并不愿意离开辽东,你想要守护这片长公主留给你的高墙坚城,但泰昌帝的圣旨之前,你又无法忤逆,只得叹息一声,带着天策府的班底,远去西部。】

朱棣都给看迷糊了,这怎么越看越像……唐玄宗李隆基?

这是真玄啊!

前半生英明绝顶,一到晚年就发癫。

跟谁学不行,跟唐玄宗学?

明玄宗?

【你被任命为西部总督,统管西部军政,在你之前还没人有如此西部总督这个职务。偌大的西部不可集权于一人之身,大都是将西部各省分化,每省分社四司,四司又分八大官员,分别管理政务、军事、刑律、人事、文化、经济、廉政、督查。一个省都需要分设八大官员,更何况是整个西部只设一人总督。】

【你本想将自己的总督府设在法兰西省的省城巴黎府,但却被泰昌帝驳回,泰昌帝命你将总督府设立在普鲁士省的省城柏林府。】

【你寻思着柏林就柏林吧,柏林离辽东也近些,索性就在柏林安家了。】

【你在柏林府,将总督府与自己的天策府合并,将自己的班底,发放到西部各省,充任各省八大官,而你则在柏林遥控指挥。】

【当你还在熟悉西部的时候,京师的钦天监经过商议,决定将世界定名为“地球”。地球此词,起源于罗马省的一个传教士,出自《坤舆万国全图》。】

【但内阁的阁老们觉得不妥,他们建议,将地球更名为“明球”。】

【尽管此时大家都知道世界其实是圆的,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球上面,但即是个球,那也得是大明的球。阳光照耀下,所有的疆域都是大明的疆域,所有的人都是明人,这个球也应该是明球。】

【泰昌帝听后觉得很好,便按照阁老们的意见,欣然将世界定名为“明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