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夸奖,十三愿为陛下效死。”
面具人十三摘下了脸上那神秘的面具,换上了一副新面具戴在了脸上。
他缓缓转身,脸上覆盖着铁制的恶鬼面具,露出的眼睛猩红且嗜血。
这恶鬼面具,与阿弃戴着的面具,一模一样,就仿佛由同一个铁匠打造。
影侍十三,你的任务已经完成。
……
朱瞻基抬起了头,直视天上银河绚烂。
江山如此多娇……他好不甘心……
难道,要将皇位拱手相让?
将自己的命运交给祁王掌控?
他朱瞻基,何时如同现在这般耻辱?
他忽然想起来当年的秦王李世民,在知晓自己无望继承皇位后,是否也如同自己这般无奈……且不甘!
“当年的秦王李世民能发动玄武门之变,兵变谋逆,当年的燕王朱棣能发动靖难之役,篡位登基。”朱瞻基的眼神忽然转变为野心勃勃,“我大明皇太孙,如何不能?”
“这大明江山社稷,我如何夺不得?”
一想到这里,朱瞻基的眼神愈发狂热了起来,他向阴影中走去,一步一步,踏入黑暗的边缘,直至身躯彻底与阴影合二为一。
他回眸看了一眼,眼神冰冷。
“我亦夺得!”
“我定夺得!”
……
深夜的内阁依旧在加班加点的办公,说白了,他们这工作就是因为废黜宰相后皇帝快被巨大的工作量逼疯了,才诞生出来的一个部分,专门去为皇帝分忧。
初代内阁共有七人:大明才子解缙、建文二年的状元胡广、以诗文著名的金幼孜、资历最久的杨士奇、善断事的杨荣、学识渊源的胡俨、通晓国事的黄淮。
一开始的内阁,其实还是很团结的,因为大家明里暗里都有同一个主公——太子朱高炽。
或许连朱棣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内阁,其实已经成了朱高炽的内阁。
只是随着局势的变化,党争的巨大变故,让内阁的阁臣有些离间,其中大明朝首位内阁首辅解缙,被汉王给坑进了昭狱,至今也未能出狱。
而在太子失势,祁王一家独大之后,内阁阁臣们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首先便是以杨荣为首的一拨人,直接宣布站队祁王。
虽说除了杨荣,剩下的人都没有明说,但实际上大家心里已经有了变化。
祁王,才是未来!
同为内阁阁臣的杨士奇一直在冷视这一切的发生,他是站队太子党的,这一点很难再变化了,于是他干脆选择了沉默,谁都不偏向,安静的做事。
“永乐十二年十月五日,审查囚犯。十一日,废晋王济熺为庶人。庚申,免苏、松、杭、嘉、湖水灾田租四十七万九千余石……”
一盏油灯,杨士奇埋头核对着面前数不清的折子,一一梳理完毕后再复查一遍,而后继续核对案头小山一般都折子。
即使前途未卜,杨士奇依旧在认真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杨士奇的出身很惨,他生在元末战乱的时代,出身贫寒的他抱紧书籍苦熬几十年,在朱棣登基之后方才出了头,得以进入内阁。
因为权力的来之不易,杨士奇比任何人都看重这份工作,但他又不是什么安分的人,进入内阁没多久便和太子勾搭在了一起。
历经磨难后的杨士奇,谋略成熟且精于算计,虽说如此,但他的内心一直都很坚定,无论局势有多乱,永远都站在太子这一边。
面对灾难,杨士奇内心平静,继续踏实的做自己本分工作,熬夜加班。
“二月癸酉,遣指挥刘斌、给事中张磐等十二人巡视山西、山东、大同、陕西、甘肃、辽东军操练、屯政,核实以闻……”
“甲戌,命……命内阁学士杨士奇将京城关防大印送至东宫?!”
昏暗的烛火前,杨士奇愣了一下,还以为自己老眼昏花疲惫过度看错了,他揉了揉眼睛,反复检验后确认折子上写的没错。
这什么东西?!
就仿佛被截去了一段文字,忽然将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烙印在了折子上,诡异到细思极恐!
京城的关防大印送至东宫,这什么意思?
这是要……造反!
杨士奇在看到这段文字后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呼,而是心跳加速,警惕的环顾四周,确认其他的内阁学士没有注意到自己之后,不动声色的将这份特殊的折子,藏进了自己的袖口里。
他一向灵敏的嗅觉告诉自己,这份折子,将会引发一场巨大的动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