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枯荣两相
言罢,曹魏朝着那萦绕着浓郁猩红血煞之气的尸楼走去。
见此,幽云犹豫了一下后,开口劝道:“主人,这具天煞夜叉魔尸暂且封禁了吧,若再祭炼下去,恐有反噬之危啊!待主人结丹之后再来祭炼也不晚!”
“放心,我自有分寸!”曹魏并未回头,朝前走去。
走过了两三里路,他推开了那结满灰白冰霜的尸楼大门,便听到了一声极为沉闷的低吼之声直击心神。
只见那尸楼之中,横纵着数十条红光熠熠的铁索,在其最中心处是一团青蓝光泽的肉团,正是那经过多年炼化,又再一次蜕变的天煞夜叉魔尸。
而这数十条铁索乃是霞光老祖让云州真人所锻造的烈阳缚神索,每一条都是法宝层次的宝物。
随着当那推门而开的刺耳声响起,又察觉到了一股生人气息传来后,那青蓝光泽的肉团开始有些晃动了起来,紧接着只见两只丈许来长,犹如蝠翅的肉翼展开,露出了那魔尸的真容。
恰看之下,此尸竟与曹魏面容有几分相似,只不过一张口就露出了那森森獠牙,双手十指指甲乌黑寸长呈倒钩状,大腿粗壮,小腿细长,双膝关节反旋,那脚趾筋骨根根凸起,泛着冷光。
此外从胸膛往下还长着光滑毛羽直至小腿处,在身后一条犹如龙尾的尾巴正在左右摇晃着。
当年从西域中归来后不久,在曹魏一如从前以自身精血祭炼,维系加固所施展下的血契之时,这具炼尸忽然狂性大发,在吞噬掉周围的血煞之气后,竟透过了百竹峰护山大阵引动了百竹山脉整条地脉之中的渊厚灵气。
而在磅礴至极的灵气蕴养下,这具魔尸气息更是节节攀升,好似永无止境一般。
在此情形下,那原本背后肋下那一对还在孕育的肉翅突然就开始鼓起,骨刺破开了肉膜,血肉飞快地滋生了起来。
见此情况,曹魏毫不犹豫地取出了操控此尸生死的同灵尸器,而后又通过了身份玉牌发出求助讯息。
不过片刻之后,在八百余里外的雪竹仙子便破空疾遁潜入了洞府之中,紧随而来的是那执法殿殿主魏无咎。
两位真人一看此变化,便能察觉到恐怕不出半天时间,这具魔尸就能从二阶后期达到三阶初期的水准。
这种事情出乎了他们的认知之外,因而不禁微皱了眉头。
但是曹魏这具炼尸早已在宗门中报备过,属于来源正当之物,雪竹与魏无咎也不好追问什么,只能先行在尸楼这处死地布下了封禁。
而后魏无咎转身离去,雪竹仙子则留在了原地防备着意外发生。
不久之后,霞光真君就亲自前来,挥手让雪竹退下,留下了曹魏一人,询问了他的所作所为之后,叹了一声:“好一具天煞夜叉魔尸!”
言罢,他便出手进一步加固了百竹峰护山大阵,断了此尸继续鲸吞地脉中的渊厚之气,使其修为处于假丹境界。
毕竟曹魏眼下修为不够,一旦此尸早先一步到了堪比金丹修士的尸王,那一不小心就会被反噬。
而后又过了不久,器殿副殿主孟从,也就是那位长得铁塔般的光头大汉送来了这数十条烈阳缚神索。
当然此人并没有到曹魏修行洞府之中,只在府中做了交接而已。
此人离去不久,鲁虎便登门,来到了尸楼中以这烈阳缚神索为器物,耗时大半个月时间布下了五行阵之一的朱明丙丁大阵。
至于曹魏当时拿着瓶灵酒在旁边一边喝着,一边观摩偷学,同时又忍不住开口出声,指指点点了起来。
因而在某一天里,青霞宗许多弟子看到了一尊足有丈高,浑身肌肉的魁梧大汉,猛追着一个青衫少年,所过之处石摧树断,足足追了八千余里地之遥。
至于各方的金丹真人看了一眼,就任由着他们两人折腾去。
一路上曹魏大声呼救,最后在许诺了为其他出手帮忙的师兄弟们出手炼制两枚伪灵丹的代价之后,那些跟在两人后面的阵殿、器殿老牌筑基后期修士才一起出手,堪堪拦下了鲁虎。
看着这具双眼紧闭的天煞夜叉魔尸,曹魏周身泛起了灵光,背后双肋下生出了一对青羽翅。
只不过这对羽翅并未持续多久,就又化作了青光没入体内,消失不见。
而这时幽云也走了进来,缓声说道:“主人体内的句芒血脉似乎又浓郁了几分,已快能显化木神身形了!”
“为时尚远,不过句芒不愧是木神,这血脉能助我更进一步感悟修行《周天木玄功》。只不过现如今我也只修行到了荣相,还未触及枯相,更不用说枯荣流转生生不息了。这枯相还得指望这具天煞夜叉魔尸,若不然以我的进展,还需耗费一二十年时间!”曹魏不急不缓地说道。
这句芒乃是东方木神,鸟身人面,乘两龙,而据他从霞光老祖那里所得知的消息,这青阳氏相传便是句芒后代。
而其他氏族或多或少都有祖上来历不凡的这种说法,至于这种事情到底是真还是假,那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有些修士偶得上古大能传承,从而融血换脉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因而也许这些氏族的先祖曾经就有此际遇从而发迹了起来。
“主人其实不用着急,不如多学学徐师兄与江师姐他们?”幽云缓声说道。
“他们两个太过于保守了,从我拜入宗门时就已经在精粹自身法力了,如今都已经四五十年之久了。他们若是还不做出突破,只怕今后止步于金丹,无缘元婴。”曹魏缓声说道,而后屈指一弹,指尖处一滴血珠飞入此尸眉眼之间。
霎时间,那魔尸睁开了双眼,原本满是眼白的双眸中各浮现出了一道血红竖瞳。
只不过眼神如妖兽,并没有那种开智的清明之感。
曹魏借助了提示词将其里里外外探查了一遍,不放过半点异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