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一章:权力(第2 / 2页)

但是历史上一直跟着贺人龙的高杰,直接贺人龙因罪被杀后,才当了游击将军。

孙守法也是,归降曹文诏后,积功升了游击。然后跟了贺人龙,就一直卡在游击的位置上。

贺人龙自己是仕途也不顺,和左良玉争平贼将军也没有争到,明明功绩不差。

陈望下意识向右走了些许,他现在确定,贺人龙绝对是被洪承畴记住了。

“不说了,庆功什么的你们去吧,咱先回帐睡一觉。”贺人龙拍了拍了陈望的肩膀,而后大踏步向着后方的营地直走而去。

陈望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军帐,又看了一眼贺人龙的背影。有一种小鞋,叫穿了都还不知道。

贺人龙走后,陈望第一时间先找了曹变蛟。陈望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自己是曹文诏的家丁,这个身份对于他来说好处良多,自然不能舍弃,该做的礼节都需要做到。

而且曹文诏对他一直以来都很好,初任营将的时候,曹文诏就将兵法、练兵、临阵的一些见解都告诉了他。

更不用提这一路上的平步青云,历任百总、把总、游击,再到参将。虽然一路升任,自己的军功也够了,但实际上能够晋升与否不仅仅是看军功。

贺人龙、高杰就是最好的例子,朝中有人才好办事。能做到汉中参将的位置,其中曹文诏肯定是帮忙运作了良多。

后来自己出现了问题,也是多亏了曹文诏的提点,才免去了被洪承畴盯上,成功的达成了目的。

曹变蛟比起曾经,现在要稳重的多,没有再如同以前一般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和陈望还交谈了一番。

期间祖宽和李重镇几人也凑了上来,曹变蛟在辽东呆的时间不算短,自然会说辽东话。

陈望本身就是辽东人,几人用辽东话交谈,彼此之间气氛也算是颇为和睦。

祖宽和李重镇两人也是随同洪承畴北上进剿李自成。当初俞冲霄战死,大部分的军兵都被李自成收纳。

过天星惠登相投降,满天星、混天星战死,三人麾下的部众离散众多,其中不少都转投了李自成的麾下。

李自成如今麾下聚拢了十余万人,虽然兵力看起来少,但是麾下精锐却是不在少数,实力并不算差。

不过陈望知道,祖宽和李重镇两人虽然现在被征调去延安府,但是到中途半路之上就要折返。

现在这个时节,消息还没有传来。但是后金,不对现在应该称呼为清军。

因为黄台吉在四月之时已经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现在是七月十七日,北京马上就要传来勤王令。

崇祯九年,丙子之变,清军入关,克十二城,连胜五十六阵,杀入京畿威胁北京。

卢象升马上就将要被急调入京。而祖宽和李重镇也在勤王军的名单之中,他们在北上延安府的时候收到调令后只能北上勤王。

有时候历史便是这样巧合,高迎祥的身死之后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彻底剿灭农民军,肃清关内的最好机会。

但是正是因为这一道勤王的诏书,使得一切的计划和努力最终都付诸东流。

如果祖宽和李重镇北上延安府,无论是现在还是历史上,李自成恐怕都难逃兵败一途。

而卢象升堵住了勋襄的关卡要道,张献忠、刘国能等众恐怕会被困死在勋襄山区。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陈望很清楚这一道清军的这一次入关,还有勤王令造成的影响。

他现在想要做的便是尽快南下汉中府。这一战他虽然有阵斩高迎祥这样奇功,但是恐怕最多只能是官升一级,成为副将,最多再署个军职,不可能再往上升太多了。

虽说武将只需要有军功,年龄多大经验多少都不是问题。但是朝廷不会让一个人升的太快。

原本陈望有副千户的官职在身,升为游击并不算出格,后来连番大胜升为参将,也算合理。

但是现在升为副总兵的话,二十六岁的副总兵,确实是有些太过于年轻了,这并非是什么好事。

虽然曾经刺杀王嘉胤的张立位、王国忠两人甚至直接跨过了游击、参将一系列的职位直接被晋升为了副将。

但是两人的副将手中的权力并不太大,而自己的副将落下去就是汉中府的副总兵,整个汉中府的主官,这就有些过大了。

陈望已经做好了打算,这一次回到汉中府后,他决定先沉默下来,尽量不再立下太过于耀眼的功绩,将精力放在后勤和麾下的军队之上。

在此后的数个月内,汉中府暂时还是趋于稳定的状态,虽然还是有小股的流寇作乱,但是大股流寇侵入的事情发生在明年。

盘踞在勋襄一带的张献忠和刘国能等部不会再向西进往汉中府。在卢象升被北调带兵入京勤王之后,勋襄一带的农民军将会转守为攻,再度掀起汹涌的波涛。

南直隶那边,革左五营也同样会趁着此时明军守备力量空虚,掀起更大的风浪。

不过这一切都是之后的事情。陈望停下了脚步,在他的身旁众人都已经是各自散去。

陈望站在北山的山脚,回望着中军的方向。在去汉中府之前,他还需要做一件事。

他需要借助孙传庭的手中的权力,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明史·列传·卷一百六十一·祖宽》

“边军强憨,性异他卒,不可以法绳。”

“往时官军多关中人,与贼乡里,临阵相劳苦,抛生口,弃辎重,即纵之去,谓之

“打活仗”。”

“边军不通言语,逢贼即杀,故多胜。”

“然所过焚庐舍,淫妇女,恃功不戢……自以为客将,无持久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