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秦军两线出击,赵国上下能够做的却是在猜测秦军到底哪一路进攻才更为致命,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
“武安君,你怎么看?”垂帘听政的赵太后知晓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听谁的,所以她将视线投向了武将之首李牧的方向。
“回禀太后,依照眼下的情况,我们似乎可以分兵两路,毕竟王翦手中的兵马只有五万人,但……”李牧说到这里露出了一副迟疑之色。
王翦的五万人还不足以打穿赵国,但王翦却偏偏来了,难道王翦的这支北线军团真的只是为了吸引赵国的援军,进而让秦国可以在南境长城一线得到突破的契机吗?
但南线的杨端和、李信几人,真的值得王翦自降身份,作为偏师去策应吗?无论是杨端和还是李信,似乎还没有那样的资格。
但话又说回来,兵法之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本就是兵法要义,万一王翦真的就是高风亮节之人呢?
而且,如果王翦策应的不是秦军的南线军团,但王翦若是策应的是别人呢?
李牧知晓,在如今的秦国,王翦虽然作为上将军,在军职上是秦国军中第一人,但在秦国,还有着身居护军都尉的杨明,护军都尉的职位在秦军之中,本就不比上将军低上多少,而且,杨明虽然是护军都尉,但一身的战功爵位还要在王翦之上。
毕竟,王翦打的仗,都是堂堂正正的战争,虽然战无不胜,但却不像杨明那般,大多都是以弱胜强的战争,两人从中取得的战功自然是不一样的,秦王政可以压制杨明的职位,但秦国的军功爵位自有法度所在,却是容不得压制的。
所以,杨明在秦军中的地位并不在王翦之下,甚至因为其过往的辉煌战绩,使得杨明在秦军之中的名望更在王翦之上。
若是杨明的话,让王翦身居偏师之位去配合,还是说的通,但若是王翦是为了策应杨明,那就预示着秦国此次攻赵还有第三路大军,这第三路大军又在哪里?
想到这里,李牧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因为他已经想到了一种可能,若是那种可能的话,赵国这一次所要面临的局势恐怕就难了。
李牧神色间的变化自然也落在了有心之人的眼中,能让赵国这位战无不胜的武安君露出这样的神色。
“武安君,你可是想到了什么?”赵佾问道,心中却已经忍不住生出了一丝惊慌来,形势好像不太妙。
“赵军真正的目的或许是另一路。”李牧凝重地说道。
“另一路,武安君此话怎说?”赵太后追问道,她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却并不希望赵国出现什么问题,毕竟赵国是属于她儿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她们母子的家产。
“秦军南路军团中,无论是杨端和,还是李信,还没有资格让王翦这位秦国上将军去策应配配合,在秦国只有护军都尉杨明有着这样的资格,但此时秦军的南北两路中都没有杨明此人的身影,所以,秦国必然还有着第三路军团,还有着第三个进攻目标。”李牧说出了方才分析出的情况道。
“第三个进攻目标?秦军想攻哪里?总不成是北境吧?”郭开不信道。
“恐怕是如此。”李牧道。
“北境?秦军莫不是疯了不成?恒山道路险阻,不下太行山,翻山越岭之中,秦军能够投送多少兵力?而且,北境穷苦,秦军费那么大的力气去进攻北境值得吗?”郭开道,赵国北境三郡的战略价值,郭开看不到,但以他对人性的了解,趋利避害,追求最高利益才是人的本能,秦国真的会那么傻,用巨大的代价去进攻本就没什么价值赵国北境三郡吗?
“边骑的家人都在北境三郡,一旦北境三郡被秦军攻占,则必然影响到士卒的军心战意,秦军只要看到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不惜代价去进攻北境三郡了。”赵佾分析道。
“北境三郡对秦国重不重要,秦国并不在意,他们只需要北境三郡对赵国十分重要就可以了,只要知道这一点,秦国就有足够的理由了。”赵佾自语着,像是在说给自己听,也像是在说给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听。
“杨明?北境三郡?”再次听到这个名字的赵太后有着一种心烦意乱的感觉,两人之间的纠缠可是有点深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