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慈手软洪督师(第1 / 2页)

“轰隆隆——”

腊月,尽管北方全面降雪,但山西、陕西的工人依旧在工作,不停的爆破各种阻碍铁路的矮丘山脉。

到了这个时节,几乎所有河运都停了,关外的陆运也随之停止。

从瀛洲运往辽东的粮食停在了辽阳,,这些粮食将在二月积雪融化后送往泰宁府。

至于关内,来自瀛洲的粮食也抵达了天津,随着腊月底京津铁路的开通,一车车粮食运往了京城,而京城的粮食则是通过陆路运往山西。

更南边的河南、四川分别运粮给陕西,总体让两省粮价停留在了一斤米三文钱的价格。

两省二百余万工人,即便在大雪纷飞的天气,也得走出来工作。

他们不工作,家里人只能忍饥挨饿,因此即便再怎么寒冷,他们都只能握紧手中的镐头、铲子。

好在工部给他们发了棉衣,棉手套,不至于让他们身上长满冻疮。

“轰隆隆——”

一声又一声的爆破声不断响起,作为京嘉铁路、京陇铁路的经过省,加上两省以工代赈人口最多,因此陕西,山西的铁路路基建设可以说建设的十分迅勐。

在采用多点建设的建设手段下,从京城出发的路基,已经全线贯通到了朔州马邑县,全程八百多里。

京城有铁车奔走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临近北直隶的各省,尤其是京津铁路通车后,其热度也越炒越高。

因此,以往只是工地的路基建设,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看。

马邑距离振武县并不远,所以当得知路基建设已经抵达马邑后,孙传庭便带着家中长子孙秉文乘骑马匹前来围观。

与他一起来的,还有当年在经略府时便跟随他的周肈。

三人眺望着远处在热火朝天干着爆破任务的工地,心里感慨万千。

“听闻北方的铁路已经铺设到了张家口,估计也就一两个月左右,从京城前往张家口便只需要五六个时辰了。”

周肈虽然和孙传庭一起归家,但毕竟孙传庭的根基尚在,打听一些消息十分容易。

铁路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很难打听。

“铁路……”

孙传庭看着远处的工地,呢喃之后长叹一口气:

“不管怎么样,总归是给了灾民工做,以工代赈能继续,百姓也不至于饿肚子。”

“只是十文一日的工价,还是太低了……”

孙传庭有些不忍的看着工地上穿着破烂棉衣的工人,但他也知道,十文一日一人,已经是朝廷对山陕两省以工代赈能拿出的最好待遇了。

在工地做满一个月,赚到的工钱也足够买一百斤米,或者四百来斤番薯、马铃薯了。

虽说吃得差,但一人出来做工,也能勉强保证家中几口人不饿死。

“殿下也想给灾民涨工价,只是……唉……”

周肈摇了摇头,心里清楚朝廷以工代赈的压力有多大。

别的不说,仅仅山陕两省的以工代赈工程,每日仅工钱就需要两万多两银子,一年便是七百多万。

除了他们,还有其他各省的灾民,加起来朝廷每年得拿出上千万两来以工代赈。

这并不是说朝廷就有多大恩德,因为真说起来,以工代赈实际也是各取所需。

如果没有大灾,朝廷也不可能用得上这么廉价的工人。

只是如果没有大灾,朝廷也不可能一口气组织几百万人来搞基建。

虽说人多,工程完成的快,能大大缩短工期,但对于朝廷来说,这么做的财政压力也是很大的。

没有大灾,工部可以随便雇佣几万人,像晚清时期一样,一条铁路修个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都可以。

但是有了大灾,百姓的田地干裂,种不了地,大量的失业人口涌现。

朝廷不管他们,他们就没饭吃,没饭吃就得饿死,就得造反。

为了安置他们,朝廷只能发动大基建。

以工代赈,周肈和孙传庭在经略西北的时候也经常用,只是他不明白齐王殿下为什么那么急……

“听说殿下准备对建虏用兵,准备一战定乾坤。”

“西南那边,听说府道也建设的差不多了,估计来年洪经略也要上疏准备收复三宣六慰了。”

“这一南一北,用兵加起来起码五十万人。”

“在征战的时候,地方还能保证以工代赈继续下去吗……”

周肈的话很粗浅,孙传庭听后看向他:“你以为殿下做的太急了?”

“下官……确实觉得有些……”周肈犹豫着点头,但孙传庭却摇头道:

“可我以为,殿下做的并不急,甚至已经很缓和了。”

孙传庭的话让周肈不解,同样面对周肈不解的眼神,孙传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国朝眼下的兵马有多少,你清楚吗?”

“大约……九十余万吧……”周肈迟疑片刻后回应。

“是九十五万六千余人。”孙传庭说出数量,紧接着看向远方的工地: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是因为朝廷要向外征战,还要守土。”

“这守土二字,便占据了其中六十余万兵马。”

“只是若真的讨论起来,关外只需要不到十万兵马就能守住,但眼下的局面里,关外的守军实际上达到了七十个营,二十余万人。”

“这其中,防守漠北虎兔墩的只有不到二十营,剩下五十个营,都是对建虏防守的。”

“因此,建虏不灭,这五十个营就不能摘出来。”

说到这里,孙传庭看着那群衣衫褴褛的工人,眼中露出不忍:

“这样的局面,即便是我,或许也会暂时不管饥民,而率先灭了建虏。”

“若是天启七年的时候灭了建虏,那国朝这些年可以省下两千多万两银子,每年剩下五六百万两银子。。”

“但这样,那山陕两省那一年的百万饥民……”周肈皱眉,不忍抢答。

“会死……”孙传庭长呼一口气:“但灭了建虏,每年能多拿出五六百万两来赈灾。”

“就不能停了对外的征战?”周肈不解。

“停了对外的征战,那国朝才是真的狼烟遍地……”

孙传庭很清楚,对外征战、对内赈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爹,为什么?”

坐在孙传庭怀里的孙秉文抬头看向了自家父亲,而孙传庭虽然觉得现在和自家儿子说有些早,但他还是耐心解释:

“对于一个王朝的初期来说,因为前面乱世导致人口凋零,地多人少下,自然要在外部没有威胁的时候停止战争,老老实实休养生息。”

“可是眼下国朝不是初期……”周肈怀着沉重的心情对孙传庭的话回答,紧接着抬头看向了远处的工人。

孙传庭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并攥紧了缰绳:

“国初地广人稀,因此要休养生息,而当国朝发展到鼎盛的时候,一般便是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时候。”

“实际上,土地兼并一开始就存在,只是因为一开始百姓的数量不多,因此即便贵族兼并了土地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随着王朝鼎盛到来,百姓数量变多,而大量土地在少量贵族手中。”

“这种时候,就需要君王施展手段来缓解土地兼并。”

“不管是对外征战,还是对内打击豪强,这都是必要的手段。”

“所以我们是鼎盛时期,对吗爹?”孙秉文抢答,但他的问题把孙传庭和周肈都问住了。

尽管世人皆说眼下是天启盛世,但实际上是不是盛世,他们这群官员最清楚。

眼下的大明,许多省份的土地兼并依旧严重,齐王主持的开疆拓土,看上去确实打下了倍于两京十三省的疆域,但问题在于,这些地方并没有得到开发。

泰宁三府、朵甘、瀛洲、琉球府、小西洋、南昆仑、南州、旧港、交趾……

这一长串的地名确实代表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可那又如何?

在这上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里,只有不到四亿亩耕地,而且其中还有两亿多属于印度厮当的就藩地。

实际来算,朱由检给大明这一亿三千多万百姓扩充的实用土地,只有泰宁三府的那上亿草场和瀛洲、旧港的上亿亩耕地。

这点草场耕地,只能缓解土地兼并,让矛盾在以后爆发。

如果疆域不扩大,即便是这么多耕地草场,也只能为大明续命几十年罢了。

想要一直为大明续命,就得一直开拓出实用土地。

朱由检搞农业拖拉机就是因为他要把东北和海外的无用土地变成实用土地。

至于为什么朱由检把印度厮当的两亿亩耕地发给诸藩,也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考虑的。

就藩地有没有必要发给诸藩?在孙传庭看来是有必要的。

诸藩上交的数千万亩本土耕地,换来了两亿多亩印度厮当的耕地,明面看上去朝廷亏了,但实际上朝廷是赚了。

大明没有那么多精力来控制印度厮当,分封藩王过去,以大明的宗藩体系来说,藩王所处的地方,便是朝廷的疆域。

藩王为了自己的藩国,必然会出足够的力量来弹压当地土人,进行人口迁移。

宗藩宗藩,一旦藩王在当地站稳脚跟,汉人数量逐渐增多,那朝廷就完全可以靠着贸易来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印度厮当最后依旧是大明的疆域,这是不会变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迁移过去的汉人蛮夷化。

但这个问题,就需要藩王自己来“赶苗拓业”,巩固藩国国祚和民族血脉了。

印度厮当的诸藩等同是大明的充电宝,上面土人种植的粮食会低价输入大明,而土人的暴乱则是靠藩王镇压。

大明自己是控制不了那么大疆域的,最少未来三十年不太可能的,因为就连两国连接处的东吁缅甸,都需要几十年,大明才能顺利消化。

旧港、三宣六慰、瀛洲、南州、交趾……

把这一圈消化完,基本能为大明续命百年,也仅仅只有百年,并且这续命百年的前提是,大明不能出昏君。

也就是说,百年时间,大明最少需要出三代明君。

眼下的朱由校算不算明君?

自然能算,但这是在朱由检操持朝政的情况下。

朱由校眼下虽然不过二十六岁,但按照嘉靖、万历来算,他也顶多再操持朝政三十年,而太子朱慈燃,据孙传庭了解,实际上并没有展现什么明君该有的特征。

哪怕朱由检能帮朱慈燃操持政务,但朱由检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孙传庭不敢想。

朱由检的工作量他是知道的,堪比嬴政加李世民加朱元章三人合计的工作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