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章借款(第1 / 2页)

襄阳城,官寺。

刘禅坐在榻上,看着桉几上的借条,颇是有趣。

当初老刘屯兵新野,新野虽城小而民寡,但老刘却毫不客气地选择了爆兵。新野赋税难以补贴军用,老刘又选择了拉拢投资人。

当时,老刘经常前往南阳、襄阳各地招呼士族,忙着喝酒吃饭,情谊浓时就向士族豪强要投资。

富庶的荆北士族也是看好老刘,或多或少都借了点钱给老刘。老刘也不客气,打下了欠条,许诺有基业之后,当三倍奉还。

后面三顾茅庐请出来诸葛亮,诸葛亮也不是神仙,不能凭空生出大量的钱财。于是为了继续爆兵,诸葛亮利用他在荆州广阔的人脉,帮老刘牵桥搭线,成为中间人。老刘向黄氏、蔡氏、邓氏、晁氏等人,借了大量的钱。

如向南阳西鄂晁氏借了一千三百万钱,襄阳黄氏借了一千万钱,新野邓氏离得近,陆续借了快二千万的钱。

在大汉彻底平定荆北之后,众人不约而同地把老刘当初写的欠条,送给刺史鲁芝。鲁芝无法定夺,南下襄阳,把欠条又交给刘禅。

刘禅算了算,总共下来老刘借了一个多亿的钱,若以三倍还之,大概要三个亿,快四个亿的钱。这快四个亿的钱对于当今的大汉来说,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想要还完也不过是刘禅一句话的问题,只不过其中的深意还需推敲一二。

刘禅上身后仰,靠在凭几上,说道:“公渊、世英(鲁芝),你等以为如何?”

跪坐在席上的鲁芝,拱手说道:“臣以为此些人当为大汉忠良,在先帝于危困之时,借以钱粮,用为军资。需晓彼时先帝兵不过三千,城不过新野,能借亿钱以遗陛下,臣以为其名虽为借,但实为送也。三十年之久,三倍之利不能比之,当需十倍报之,以示我大汉感恩之心。”

刘禅食指敲击扶手,问道:“公渊之意,当为如何?”

廖立捋着胡须,思考说道:“陛下可知他等所为深意?”

“容臣为陛下解之?”

刘禅微微挑眉,说道:“好!”

廖立微微拱手,解释说道:“荆北士族不在陛下兵入南阳,吴魏夹攻之时,将此券献于陛下,以要钱粮,故臣以为他等不欲求钱财耳。”

大汉情况最危急的时候,就是曹叡在北,陆逊在南,两面夹击大汉。如果他们欲求钱财的话,基本会在当时向刘禅递上欠条,索要钱财,以免大汉败退,无法索要金钱。而大汉的话,考虑安抚内部士族的情绪,钱也是不会缺少的,基本会捏着鼻子给。

如今在荆北安宁,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这些士族把当初的欠条呈上,他们首要目的肯定不是为了钱。

廖立沉吟少许,抚须说道:“臣深思之后,以为他等所要之物,当欲看陛下待下之心也。”

刘禅微微颔首,笑着说道:“公渊、世英之言颇是有理啊!”

顿了顿,刘禅说道:“既然如此,从世英之言,钱财以十倍还之。并从公渊之语,拔荆北士族尚武崇文子弟或入羽林,或入武担学宫。其借大汉钱财,大汉当以富贵报之。”

洛水北原之战,夏侯霸冲击刘禅中军,当时羽林郎折损严重,刚好让尚武荆北子弟填补名额。

“诺!”鲁芝领命下来,应道。

廖立见事务处理完毕,趁机把来自关中的奏疏送了上去,说道:“启禀陛下,西北羌乱未息,马河湟难克。太尉(黄权)以为当选贤将出任将军,助马河湟平定羌乱。”

大汉放弃继续作战的原因,不止是士卒疲倦,难以迎战。还要部分原因在于西北发生动乱了,马谡手上兵员不多,难以平定。必须调来自西北的士卒增援回去,尽快平息河湟地区的战事。

刘禅打开奏疏,说道:“太尉可有举荐贤才出仕?”

“有!”廖立挺直腰背,说道:“太尉以为逆魏旧将胡遵可为贤才,其乃安定人士,晓西北羌事,可委任重用。令其领兵西援,必能助马河湟平定战事也。”

胡遵,骨头颇硬。在高平城之战被俘,因家人在魏,一直不肯归降大汉。在大汉把他家人换回来之后,胡遵终于松口愿意为大汉效力。初为偏将军,次年升为横野将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