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轻咳响起,就见一道身影走了出来,不是王阳明又是何人。
当看到王阳明走出来的时候,一些人不禁眼睛一亮,尤其是跪倒在地的那一部份官员就仿佛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阁老,阁老,您可要说句公道话啊,大明万万不可开海啊,开海之策实乃祸国殃民」
王阳明深吸一口气,先是冲着天子拜了拜,然后才向着李桓道:「秦国公,本官且有一问,我大明若然开海,可以预见,海贸必兴,海外不比内陆,介时海外若有宵小之徒为祸,该当如何?」
李桓闻言不禁哈哈大笑道:「此事易尔,杀之便是!」
王阳明又道:「秦国公好魄力,只是我大明水师如今可有能力维护我大明海上之利益!」
李桓眼中进射出精芒道:「首辅大人所言也是李某接下来要说的。」
说话之间,李桓转身向着天子恭敬道:「陛下可还记得先前臣奏请江南抄没所得财物之一成暂且没有归属,以待后用。」
朱厚照闻言点头道:「朕一直好奇卿家奏请留置那一成有何用途,莫非与海事有关?」
李桓微微点头道:「陛下明鉴,臣请开海,于东南沿海之地,设九大关口,置九大市舶司,专司海贸之事。同时大建海船重现昔日三宝太监下西洋之无敌水师,护我大明海外利益。」
户部侍郎闻言不由的面色微微一变惊呼一声道:「昔日三宝太监
之无敌水师靡费千万之巨,如今若要重现,只怕要耗费海量银钱,此举不可,此举不可啊.」
李桓轻笑一声道:「不过区区银钱而已,本公先前奏请陛下留置银钱不下两千万两,难道说还建不了一支海上舰队吗?」
咕噜一声,不知多少官员听了李桓的话被惊的下意识的咽了口水。
坊间传言无数尤其是关于李桓到底在江南抄没了多少财物,可以说除了朝廷高层寥寥一些人之外,哪怕是中低层的官员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财物入了国库、天子内库。
现在李桓自爆单单是留置的一成便足足有两千万两之巨,可以说直接将众人都给镇住了。
一次砸下去两千万两银钱在造船上面,便是傻子也知道如果真的如李桓所言,别说是重现昔日三宝太监的那一支无敌舰队,便是规模再扩大一倍都没有什么问题。
李桓一脸笑意的看着王阳明道:「组建大明海上舰队,招募士卒之花费皆由这一笔银钱当中出,不用朝廷出一丝一毫,不知首辅大人还有什么疑问吗?」
不少官员闻言不禁对视一眼,有着那么一笔银钱做为支撑,便是他们想要以花费巨大,朝廷财政无法支撑为借口阻挠显然也是不可能了。
与此同时王阳明微微颔首然后向着天子道:「既如此,陛下,臣无异议!」
一些官员下意识的张了张嘴,可是看看跪倒在地的那些官员,再看看杨廷和几位阁老重臣,话到了嘴边也只能闭口不言。
朱厚照长声道:「既然如此,开海之事便准了,市舶司设置、舰船打造、水师兵卒招募,以李卿为首,内阁派出官员协理此事。」
无论是设置市舶司还是建造宝船重组舰队,还是招募士卒,可以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若是没有朝廷支持的话,便是李桓有勋贵集团的支持,怕也很难将之推行。
百官散去,不过内阁、六部、九卿重臣以及十几名勋贵核心全都被天子给留了下来。
毕竟今日大朝会上所提的一桩桩一件件大事皆是关系到正德六年乃是未来数年的朝政大方向的运转施行,必然要仔细商议方可。
御书房之中,内阁、六部、九卿以及众勋贵加起来足足有数十人之多,可以说囊括了大明八九成的高层核心。
在这御书房当中,数十人的决策足可以决定大明未来的走向。
天子端坐其上,听着内阁众臣商议着修缮河道、赈济地方等十几项施政方针的具体策略,有疑惑之处朱厚照便开口垂询,自有官员开口为天子解说。足足一个上午过去,也不过是勉强商议了其中一小部分,看这架势,没有个三五天的时间,恐怕是商议不完所有的事务。
天子设宴,众臣用过午饭之后再度回到御书房当中。
似乎是听了一上午的民政事务让朱厚照有些头昏脑涨,所以下午的时候,不等内阁重臣开口,朱厚照便将目光投向了李桓道:「李卿,你且说说五军都督府的规划吧。」
先前李桓在大朝会之上可是提及要裁汰九边军镇老弱,打造军械,冲阵边镇武事的,而一向喜好武事的朱厚照自然更愿意听李桓以及一众勋贵为他讲述具体的规划。
李桓闻言不禁一笑,看了御书房中一众人一眼,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启禀陛下,前番鞑靼叩关,犯我中原,臣与王阁老督边镇兵卒以御鞑靼,却是发现边镇或是年长月久,又或者是朝廷拨款不足,昔日可卫我大明边疆的九边重镇已是虚有其表。许多边镇军卒不足、老弱病残者众,甲胃不修,兵戈不利,已成我大明之隐患,若不重修甲兵,以振边事,只怕未来难挡北方蛮夷入侵。」李桓此言只听得朱厚照连连点头,便是在场一众文臣听了也是默然无语。
虽然说打压武
勋一系是他们的本能,听得李桓要重振武事,他们下意识的想要反对,可是有一点他们却是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李桓所言句句属实。
李桓可不管其他人怎么想,一脸郑重的向着天子道:「臣请户部先行调拨银钱三百万两,以便臣裁汰老弱,招募新卒之用。」
【提前更新,求月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