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改良版黄粉虫
姜余本来想从人工智能套取一些关于“微生物降解塑料”的知识。
却不小心触发了人工智能系统内的拦截程序,功亏一篑。
现在唯一有效的就是钟庆璠团队的发现。
至于另外那种吞噬黄金的真菌,只有派相关专业人士去澳鼠国实地取材,实验一段时间后再说。
钟庆璠教授的团队购买了聚苯乙烯塑料原料,黄粉虫则从京都大兴、秦皇岛等昆虫养殖场购买。
这些黄粉虫被放置在一个有泡沫塑料块的聚丙烯塑料容器里。
实验人员定期测量被黄粉虫吃掉的泡沫塑料块重量。
对照组是常规麦麸饲养的黄粉虫,实验中500个黄粉虫以5.8克的塑料为唯一食物,在控制条件的温室中单独饲养。
在16天实验期内,正常饲养的幼虫干重增加了33.6%。
以塑料为食的幼虫干重仅增加了0.2%。
而停食的幼虫干重明显降低24.9%。
对比喂食塑料和麸皮两组的幼虫存活率,并无明显差异。
据悉,以塑料为食的幼虫之所以干重未大增,是由于相比麦麸,泡沫塑料的水含量和营养价值较低。
“黄粉虫既然都可以消化最难降解的聚苯乙烯塑料,其他相对容易降解的塑料,理论上黄粉虫同样可以消化。”
钟庆璠教授向姜余介绍道。
目前,他们团队有人在考虑用人工培育黄粉虫或蜡虫来降解塑料废弃物。
如塑料垃圾袋,pvc板等。
这些虫子如何吃掉塑料的呢?
泡沫塑料首先被黄粉幼虫嚼噬成细小碎片并摄入肠道中。
所摄食的碎片在胞外酶作用下,进一步解聚成小分子产物。
小分子产物在多种酶菌作用下,进一步降解并同化形成幼虫自身组织。
残留的泡沫碎片混合部分肠道微生物,以虫粪的形态排泄出体内。
钟庆璠团队通过无数的实验可以证明:
以聚苯乙烯为食物来源的黄粉虫与正常取食的黄粉虫一样健康。
其排泄物还能用于农作物土壤育肥。
其本身的身体,也可以当做鸡鸭鱼等动物的营养饲料……
……
除此之外,钟庆璠研究组还发现肠道微生物对聚苯乙烯生物降解起决定性的作用。
他们进一步成功分离出可以利用聚苯乙烯作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的聚苯乙烯降解细菌——微小乙烯杆菌。
一株细菌可在无碳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的聚苯乙烯膜表面生长生成稳定的生物膜,显著地侵蚀膜表面结构。
该菌株在液体中培养60天后,液体中聚苯乙烯碎屑被分解、减重可达7.4%。
残留物的分子量明显降低,生成大量水溶性的低分子中间产物。
姜余对这种细菌的功能非常重视。
他准备投入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进去研究这个项目。
像这样的细菌肯定还有进步的空间。
科学成果有时候就是偶然中发现的。
如果认真去追寻的话,反而不一定能够得偿所愿。
特别是这些特殊的真菌和细菌,如果没有这次偶然发现,就算个几十年,也未必能找到。
很多有机化合物,比方说塑料、石油、甚至是合成的剧毒药物等等都可以通过某些细菌或者真菌分解或者还原成无害的代谢物。
所以说,钟庆璠的这次研究成果,并不次于的那些曾经伟大的科学家。
这个研究成果是巨大的,他可以让工业和居民产生的塑料废料变成有价值的肥料。
只要能够找到这种细菌特殊dna片段,姜余就觉对得有能力改良出吞噬能力强的超级细菌。
在一份关于全世界最差的十大发明排行榜上,塑料名列第二。
作为已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材料,塑料的危害却极其大。
学术界认为塑料产品由于物理化学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可能数十年不会被分解。
迄今为止,石油化工生产的塑料废物污染成为世界环境难题。
1994年石油基塑料世界年产量约2亿吨,其中聚苯乙烯占15.1%。
聚苯乙烯经久耐用,不能生物降解,常用作一次性饭盒、咖啡杯和包装绝热材料。
它们对土壤、河流湖泊及海洋等产生普遍严重的“白色污染”。
从90年代初开始,因为需要大量的废纸、塑料、金属材料等发展工业,桦国每年进口的洋垃圾就有数百万吨。
很多洋垃圾集散地都不规范,垃圾随便堆成一座座大山。
那里臭气熏天、细菌丛生,给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等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桦国的垃圾回收产业并不成熟,很多洋垃圾集散地都是人工分拣。
有些落后的地方甚至还会招收儿童来分拣。
各种有害物质,对于分拣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