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同样作为热血青年的周大爷,和一群同学们偷偷跑去征兵点,立志当兵救国。
当时的大学生绝对当得上高级人才,即使是还没毕业的。
谁也不敢把大学生当成大头兵来使用,所以周大爷等50多人的大学生被集中起来,直接送往了后方。
经过分批筛选后,50多人先后被不同单位分批挑选走。
周大爷和另外6人通过了考核,一路被送到了云南昆明巫家坝。
在这里,因战事爆发刚刚迁过来的中央航空学校,也就是笕桥航空学校,跟云南航空学校合并为空军军官学校。
在那里,周大爷汇合陆续送到的120多名年轻人,组成了新成立的空军军官学校第一批学员。
周大爷和同批的学员在那里训练了一年多,才正式加入空军部队。
抗战初期的空战惨烈程度,这里就不介绍了。
抗战爆发后的那批飞行员以及战斗机,几乎损失殆尽,后来连教练机也上了战场。
这也是周大爷这批飞行员训练了一年多才加入部队的原因。
其实周大爷服役后,也一度面临这没有战斗机驾驶的窘境。
一群飞行员硬是沦为了地勤人员,空军也成为纸面上的武装力量。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3年后,陈纳德组织美国志愿飞行员,以及大批援助飞机来华后,又慢慢重组了中国空军。
相对来说周大爷也是幸运的,因为服役晚,错过了抗战初期那大大小小几十场的空战,才得以存活下来。
在此后几年的战争中,周大爷也从稚嫩走向成熟,完成了自己的“处女战”,第一个击落数,以及第一次亲手埋葬自己的搭档。
也许今天你的搭档还是这个人,一场战斗下来只剩下残缺不齐的尸体。
也许起飞前还跟你加油鼓劲的队友,一场战斗下来,只剩下自己一架飞机能够飞回来。
......
经历的死亡多了,神经也逐渐麻木了,战友不断阵亡,又有新的成员补充进来,一直重复着这个过程。
在几年的战斗中,周大爷也数不清自己亲手埋葬了多少战友。
他只要知道,自己的血未干,就要继续战斗下去;只要敌人一天还在国土上,就要送他们下地狱。
所有人都安静地听着,仿佛自己亲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恨不得自己能够成为故事中的主人翁。
哪怕是马政邕,即使不是第一次听了,每次听完他也是无比动容。
“等到了1949年,大陆的格局基本确定,我和几个战友不愿意远赴宝岛,所以就架机起义,后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