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94、人生第一辆车(第1 / 2页)

  “好想来,但我太远啦。”

  这是苏澜的信息,张叹一阵失望,信息不是发给他的,而是在群里发的。

  《沉默的真相》主创人员有一个小群,只有张叹等人在。刚刚王寒在群里发出邀请,请大家明晚一起聚餐,大家都有发言,只有张叹没做声。

  张叹习惯性地屏蔽了信息提醒,所以不知道大家在聊天,而刚刚苏澜@了所有人,告知大家她人在北平,参加不了聚餐。

  张叹也回了一句:“我没问题。”

  第二天他根本没去公司,到了晚上才出门去参加王寒组织的宴请。

  何苗等了他一天,以为他会主动来找他,告知他考虑的结果,结果左等右等没见人,去他办公室一看,说今天根本就没来。

  这事不可能是忘记了,所以只能是张叹故意的。

  何苗不愿多等,打电话询问张叹,得到的答复是暂时还没想明白,他再想想。

  “他怎么说?”影视部的副部长蔡永来也在何苗的办公室,问道。

  何苗收起电话,说:“张叹说他还没想好,先缓一缓。”

  蔡永来想了想,笑道:“恐怕是故意要晾我们一阵子。”

  何苗也笑道:“恐怕是这个意思。”

  “这小子。”

  “不能把他当做刚毕业的大学生。”

  “去年刚来的时候挺憨的一个小伙子。”

  “人总是会成长的,现在怎么办?”

  张叹传递的意思其实很明显,那就是对公司给的建议不满意。要是满意,早就答应了,还需要考虑什么,这是职场托词,就像面试时面试官说回去等消息,实际上后续继续不会有消息,即便有,也不是好消息。

  其实何苗昨天和张叹谈完后,张叹没有当场答复他,他就意识到张叹恐怕有不满意的想法。

  果然啊。

  站在他们的角度,给张叹的条件已经很有诚意了,给钱,买下剧本,唯一和以前不同的是,不立即立项拍摄。

  这种模式是娱乐圈里最常见的,以前那种拿出剧本,立刻评估,立刻组团队立项开拍,才是违背常规的运作模式。

  哪一个项目不是反复打磨好几遍,历时好几年的。

  他们给张叹提的条件,合情合理,甚至给了很大的优待。

  两人在办公室商量了一会儿,蔡永来的意思是,既然张叹想晾他们一阵,那么他们就让他晾吧,看谁能沉住气。

  何苗有点担心:“别适得其反了。”

  张叹现在在圈子里炙手可热,想挖他的人很多,万一真被人挖走了,他们哭去吧。

  蔡永来却不是很担心,编剧不是只负责写故事,还要负责把这个故事变成影视,这是一个团队项目,涉及的工作量十分庞大,不是过家家,说换一家就换一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