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4章 四大车厂(二)(第1 / 2页)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朝歌天车不是朝歌天车原本的名字。

这个老牌车厂本来的名字,很简单,就叫,天车。

简单明了。

言简意赅。

也就是在帝乙迁都朝歌之后,才改了名字。

朝歌天车……天车,是殷商历史最悠久的车辆制造专家。

汤武大帝时期,天车工厂为商国的霸业贡献了汗马功劳!

汤武大帝乘坐的车辆,就是天车牌!

商国境内所有的拉庄稼、拉客、运补给、打仗的车辆,全部出自天车工厂。

在商国历次对外出兵的重要关口,总能看到天车工厂的活跃身影。

事实上,天车,也不是天车最早的名字……

天车是一个演化名,是一个逐渐经营出来的品牌。

最早的天车,很简单,就叫车。

由于是商国第一家以制造车辆为主的工厂,所以便称为车厂。

几乎同时,汤武大帝的座驾也由车厂操刀,如此便成就了车厂恢弘的名声!

汤武大帝的座驾,总不能是大路货,一切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必须彰显出汤武大帝尊贵的身份,同时也要展现出商国强大的权威!

可以说,为汤武大帝设计、制造座驾,是相当有压力的一件事。

但,也很幸福!

是挑战,也是机遇!

据说,当时除了车厂以外,还有几家造车工厂,虽然主营不是车辆,但确实具备造车能力。

甚至有专家指出,当时,车厂并非是商国最顶尖的造车工厂,仅仅是因为车厂没有其他技术,所以就只能蜷缩在造车领域,苦撑待变……

如果专家的话可信,那么就能看到,车厂是不得不专注于造车技术的。

还真是有些悲哀的。

因为不能拓展更宽阔的市场,所以就成长为了造车领域的龙头吗?

很多声音都指出,车厂在萌芽时期,属于非常小众的那一类货色,极其小众!

没有一个人看好车厂。

就连车厂老板、车厂内部员工也对车厂的未来持悲观态度。

他们,真的就是混吃等死。

因此,当汤武大帝打算换新座驾的时候,就找到了半死不活的车厂。

没错,为汤武大帝设计新座驾的光荣任务,居然不是车厂努力争取来的!

争取是没有争取。

努力,更谈不上。

据朝歌天车的历史研究员透露,当时的车厂,几乎就是破罐子破摔,死气沉沉,毫无斗志。

请注意,这位朝歌天车的历史研究员使用了“几乎”这个词汇!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研究员还是有些谦虚了,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应当是“当时的车厂,就是破罐子破摔,死气沉沉,毫无斗志。”

考虑到这位研究员还在朝歌天车任职,能把观点说到“几乎”这种程度,已经算是不容易了。

这里,我们就假设,当时,在接到汤武大帝命令的时候,车厂全体员工裤裆湿透。

他们,已经破罐子破摔了,指不定哪天就倒闭了,为何还会接到这么大的单子?

这么光荣的任务,为何偏偏就落到他们头上了捏?

拒绝,是不能的。

这已经是汤武大帝的底线。

在这之前,汤武大帝已经被“婉拒”、“惭愧”、“转行”等措辞拒绝了好多次。

汤武大帝明确表示:车厂造的出要造,造不出也要造!

果然,不暴露大独裁者的本性,啥事也办不成!

他不就是想换个新车吗?招谁惹谁了?

所有人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据说,那一年,尿不湿在车厂销量不错……

实际上,包括汤武大帝在内的所有新车督造者们,对车厂也是不看好的。

他们非常清楚,车厂的实力不是商国造车行业的顶尖。

但没办法,更有能力的,全都撂了挑子。

剩下的,也就车厂勉强可用。

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商国给车厂拨了款,并且为其大开绿灯。

车厂需要的所有材料,一律由国家报销,即使不能报销,也可以先赊账。

反正车厂没啥前途,搞搞形象工程算了。

最后也就只能委屈汤武大帝了,继续乘坐他那辆小破车吧。

说不定车厂顶不住压力,提前破产倒闭了呢。

就这样,在前途一片惨淡的情况下,车厂上马了汤武大帝座驾的大项目。

全员振奋!

钱!

一大笔钱!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收到商国第一期拨款的时候,他们欣喜若狂。

车厂老板当时还不是非常邪恶,允许所员工欣赏如山的金钱。

车厂的所有人,从核心研发人员,到生产线小工、把大门的,全部有幸,抱了抱那堆钱。

抱不动!

没有一个人把那笔巨款抱起来。

但大家都很高兴!

第一次,有人理解了幸福的真谛。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造车,也能得到这么多钱!

造车,很有前途啊!

车厂全体员工聚在一起抱头痛哭。

他们,太难了!

在车厂老板牵头带领下,他们沐浴焚香,斋戒三日,列好阵型,庄严地朝那笔巨款,跪拜。

拜了又拜。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车厂,变了!

他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斗志,充盈在车厂的每一个角落!

路边的小草、门口的小狗崽、屋檐下的燕窝,都散发出了圣光。

车厂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久违的忙碌,出现在这座行将就木的三流工厂。

那个时候,许多住在车厂附近的居民都绕道走。

比较有能力的人家,也搬家了。

毕竟,谁也不想和疯子住在一起。

很快,车厂周围就荒草丛生。

有时候,从荒草之外路过,会听到荒草深处传来敲敲打打的声音,甚至还有高低莫辨的人语。

这在晚上,尤其恐怖。

虽然外部环境很恶劣,但车厂的员工却甘之如饴。

“诸位,既然上天让我们聚在一起,就是缘分。我们现在看到了,造车,有前途!”

“有前途!”

“来了车厂,就不要走了。车厂现在就能收到这么庞大的财富,可想而知,未来,车厂不可限量!”

“不可限量!”

“我决定,把车厂的股权,分给车厂的所有人!你们,每个人,不再是车厂的雇佣兵,而是车厂的主人!车厂是我的,也是大家的!车厂,将实现我们的造车梦!”

“造车梦!”

车厂,彻底变了。

这家三流车厂,正在走向商国造车行业龙头的路上。

子夜家的夜宵,也是在这个时期,打入了车厂的市场。

车厂,首次成为在汤武大帝之外,订购夜宵的客户!

而且,车厂立即就成了子夜家夜宵公司的最大客户!

可以这样讲,子夜与车厂的渊源,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

前面提到,子夜,是个非常有商业头脑的人。

虽然干啥啥不行,但他还是办成了一件事——子夜家夜宵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造车,是比较烧钱的。

尤其是给汤武大帝造车,一切都要从高从严。

这就导致造车成本急剧上升!

再加上车厂的技术储备本就薄弱,所以更是雪上加霜。

几乎一半的技术,都需要车厂下功夫研发、攻关。

又用到了“几乎”这个词汇,这里其实是想表达,超过。

“几乎一半的技术”,其实是“超过一半的技术”。

由此看出,车厂是真正下了功夫的。

成本,自然也就轻轻松松地上去了……

即使有大量的免费材料,车厂也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债台高筑。

最严重的是,车厂买不起夜宵了!

这个问题严峻到何种程度?

严峻到——

车厂没钱买夜宵,晚上加班的车厂主人们就要饿肚子。

车厂主人们饿肚子,就会影响车厂的研发速度。

影响了车厂的研发速度,就不能尽快为汤武大帝造出新车!

不能尽快为汤武大帝造出新车,就会为车厂带来灭顶之灾。

的确很严峻。

死亡,车厂人倒是不怕。

他们害怕的,是到死他们也造不出汤武大帝级的豪车。

汤武大帝级。

这是车厂人为汤武大帝新车命名出的型号。

以汤武大帝的名字命名,彰显了车厂人壮志凌云、勇攀高峰的乐观主义精神!

显然,这绝对是假的。

汤武大帝级,一定是后来才加上去的。

因为,那个时候,汤武大帝还不是大帝嘛。

商国,还只是大夏的一个诸侯。

当时的天下,还是大夏的天下。

但是,现在所有人都相信,尤其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相信,车厂的第一台豪车,就是汤武大帝级!

这是一个传说级的型号。

它也的确是个传说。

汤武大帝级,只存在于朝歌天车的历史档案里。

翻开朝歌天车的历史,必有汤武大帝级熠熠生辉。

算了,姑且就使用汤武大帝级这个词汇吧,满足一下新生代的市场需求。

话说,当车厂以飞快地速度花光了商国第一笔拨款之后,没钱买夜宵了。

此时,还不是山穷水尽的时候。

因为虽然买不起夜宵,但却可以用饿肚子代替。

主要的造车材料基本上免费。

至于不免费的,赊账。

反正债台高筑,也不差多几笔赊账了。

这个时候,真正影响的,是车厂人的心态。

他们的心态,成熟了。

原来,他们跪拜过的那堆钱,并不是很多……

轻轻一花,就花光了。

花光了钱,他们是要饿肚子的!

这虽然是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但车厂人却当作宝贵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引以为戒。

他们,饿过肚子,刻骨铭心。

不过,经验和智慧,并不能填饱肚子。

他们,还想吃到子夜家的夜宵。

可是,没有钱。

总不能给子夜说,咱们这豪车要是造成了,就能换来好多堆钱,到时候,给你几堆。

画饼,不是这样画的。

但如果不画饼,那又能怎么办呢?

车厂,是真没钱了啊!啊啊啊!

不如赊账!

车厂决定,压上自己家的信誉,赊购子夜家的夜宵!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成功的方案。

因为,车厂在赊账这一块儿,已经炉火纯青。

有经验!

有心得!

这件事进行得非常顺利!

车厂,成功地赊购了子夜家的夜宵。

当时的子夜,还沉浸在他家的夜宵神话中。

换句话说,就是太年轻。

沉浸在创业成功的子夜还没有意识到,他正在一步步陷入车厂的泥沼……

子夜,根本不在乎!

不就是赊账吗?

赊吧!

车厂为汤武大帝建造座驾,还能跑了不成?

这一点,子夜想得很通透。燃文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