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六十六章 唯利之徒,必以利诱之(第2 / 2页)

“哪里,哪里,工部的人才,还不是尚书省的人才?何分彼此,我等都是房大人的下属,同是为圣上尽忠啊!”段纶笑着回道,心想,幸亏自己沉得住气,不然在皇帝和二位执宰面前可就丢分了。想了一下,又对胡戈发问道:“归唐,既然销售可以下放,那么生产能不能也下放,让朝廷坐收红利呢?”

听段纶的意思,好像是想像建造筒车一样把图纸交给豪强,胡戈忙道:“尚书大人,此窑必须要掌握在朝廷手上,理由有二!”

“其一,土窑可以就近吸纳百姓、流民从业,陛下,三位大人,我们看到的这种砖头都是百姓用手工捏制出来的,虽然一座土窑只需三位砖匠,但这捏土造砖坯之事,还需要百姓参与,一窑砖头的成本大多耗在这制作砖坯上,二十万块砖坯,按微臣在终南县的给付成本,需要花费一百贯文,若有一百名百姓参与制砖,那么二十天下来,平均他们一人可得一贯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若我大唐每州开一砖窑,便有三万人二十天可以挣得一贯铜钱,三万人挣钱,便是三万个家庭受益,若任私人开窑,必定会削减制作砖坯的工钱,将其压低到让百姓处于饥不饥、饱不饱的境地,百姓付出心力与得到的报酬难以对等,一旦心生悲愤,朝廷到时候管是不管?若管,又该如何管,若不管,久而久之,民心尽散啊!”

“其二,制砖取土有讲究,微臣在终南县烧砖,分别取得是河泥和死地之土,若土窑建成,必定可以带动建窑之地的河道疏浚,同时取死地之土烧砖,也是治理死地的一种良法,以这两种土为原料,虽然麻烦,但不扰良田,若任私人取土烧砖,定会就近取土,须知天下之土,以裸露处最肥,适合耕种,若任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挖掘,只怕将来,子孙万代无地可种矣!”

“另外微臣还想补充一点,便是这烧窑的燃料,微臣手上这种黑石,在千年前就曾有古人使用,据臣属下主事所言,现今这种黑石在北方并不少见,若朝廷能够派出人手,四处勘探这种矿石,再加以开采,不但可以减少烧砖的成本,还可以使我关中树木免遭砍伐啊!”

听完胡戈这段话,最让李世民心动的还是第一条,吸纳百姓制砖,并从中获取报酬,若普天之下人人小康,那么李氏的江山便如铁打一般,当下被胡戈描述的前景打动,微笑道:“众位爱卿,还有什么意见?”

房玄龄一直静静的听着胡戈的发言,不再似刚才那般吃惊,不过在座诸人中他的年纪最大,而他的官位也在杜如晦和段纶之上,所以大家自然而然都看向他,想听听他是什么意见。

房玄龄清了一下嗓子,虽然心中已经认可了胡戈的方案,但还是依着多年的老习惯,说道:“克明,你的意思呢?”

“和你一般!”杜如晦呵呵笑道,这两人是多年的搭档,一个眼神就可以知晓对方的态度,虽然房玄龄并未表态,但杜如晦已经知道他的心思。

胡戈见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这般议事,心道原来传说中的“房谋杜断”竟然是这般模样,虽然房玄龄一直比杜如晦的官位略高,但他看起来对自己这位老搭档的意见相当重视,当朝宰辅之间关系能够这般融洽,实不多见。

“归唐,你这土窑什么时候能够铺开?”杜如晦又问胡戈道。

“现下就可,下官去终南县时,带了将作监的三百砖匠,这半个多月下来,都可以独挡一面了,三人即可撑起一座土窑!”

杜如晦“嗯”了一声,看看段纶,后者忙点头表示无异,便对李世民道:“陛下,我看不如明天起在京畿试行,我们看看成效,没有问题的话,再在全国铺开,另外,我建议参与的工匠全部另外造册登记,并且在新建成土窑旁派驻当地府兵护卫!”

“准!此事就着二位爱卿办理,工部、少府协理!”李世民当场拍了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