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生做官时,听说过泥石流淹没整个村庄的事件,只是他一直做御使,于土木和民政上不熟悉,一时没想起来罢了,此时陈春燕一提,他便回忆了起来,顿时觉得陈春燕如此安排甚好。
有一个宅心仁厚的东家,对他来说也是件好事啊。
但他还有别的担心,“把村子建在这个位置,村长能答应吗?”
陈春燕笑了,“当然不是建在龙桥村啦,是建在河对面的三井村,三井村的村民大面积搬迁,现在村里的土地大部分都在我手里了。”
赵先生瞪大了眼睛,他只听人说燕老板有一个酒楼和几个作坊,他从不知道这些产业这样赚钱啊。
其实这些产业来钱很慢的,陈春燕能买下三井村的土地,还要感谢罗二少的“全力支持”,以及他哥哥的“友情撑场子”,他哥哥娶媳妇娶得真是时候啊。
赵先生:“所以说这几页纸上写的东西完全可行了?”
陈春燕:“是不是完全可行我也不知道,我这不是来跟你商量了吗,如果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你尽管提。我毕竟只在这样的小地方待过,你不一样,从京城到地方,再从地方到京城的,见识比我多多了,只要提的意见合用,我就会采纳。”
赵先生:“东家做的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每个阶段分为两种不同的学堂,可以减少很多无用功,你知道的,读书还是很靠天分的。不过我建议,对于小学和中学也要有所限制,比如进入小学三年就应该考童生试,考不上的待遇依照你说的办法降等。
“考中了童生的,升入中学,三年后,考秀才,不中者待遇降等,中者继续学习,又三年考举人,不中者待遇降等,中者升入大学。如此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