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九章 人性的反思(第1 / 2页)

( ) 《洛杉矶时报》进一步指出,故事中,并没有到非杀不可的局面啊,难道只是因为影片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所以就一定要布兰顿死?

如果只是这么想,那我们显然小看了李书枫的编剧能力。

《男孩别哭》对社会的某种现象进行了批判,而这也是布兰顿的死因。而李书枫所批判的正是男权主义,不可否认,男女追求平等,但即使在我们美国也不可能存在百分百的平等,总有不平等的地方。

而布兰顿没有到非杀不可的程度,那为什么还得死呢?这就说明在某一些地方,男人几乎不能容忍女人的存在,所以才有最后疯狂的杀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茱莉亚,在影片中的表演堪称惊艳,她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充分地表现出布兰顿这一人物每一次的心理变化。

李书枫也透漏过,即使在家里,茱莉亚也经常换上他的衣服,并模仿男人的举动,甚至还采访过同性恋者,充分地了解了角色,最终才有如此精彩的表演。

《洛杉矶时报》无论是对影片还是演员的表演,都给予高度的赞同。

《芝加哥太阳报》则打出《男孩别哭:同性恋电影中一道亮丽的新风》这样的标题:上帝造人,亚当与夏娃的生理互补缔结了人类繁衍的自然法则,然而生理的互补并不意味着心理的必然依赖。

在漫漫人类发展史的背影中,女性与女性的相爱一直都隐秘地存在。对于部分个体天然存在的同性恋行为,主流社会一向持冷漠无视的态度,虽然在法律层面不曾严格地禁止,但在社会伦理层面却对之构成了绝对压抑。

一旦同性恋行为浮出社会生活的表层,对公共道德提出挑战,便会被贴上“异常”、“病态”、“性倒错”甚至是“精神病”的标签予以歧视、否定和打击。

直到后现代主义号召人们不要盲从于传统的权威,而要学会尊重他者。在后现代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同性恋群体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反抗强加给他们的偏见和压迫,为争取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权利进行斗争。

在经历了斗争初期的快乐和随后男同性恋群体和女性主义者群体的背叛之后,女同性恋群体开始以一只独立的力量进行斗争。

作为与社会沟通的一个良好渠道,电影自然成为为女同性恋群体言声的工具。只有后现代主义敢于直面生活,在艺术创作中揭示人的本性,让人类所谓低下的非理性的一面释放出无限的光辉。

因此女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并非简单再现人的**和本能,而是表现出美学的神圣。伴随着多元价值社会的到来,对禁忌的罪恶感逐渐克服,用电影这一直观的视觉艺术形式,来正面表达女女相恋终于成为现实或者悲剧。

《男孩别哭》就是充分运用了布兰顿和拉娜之间的真情,才使故事蒙上了一层神圣的美感,构成了影坛中一道新鲜别致的清丽景观。

然而,不管媒体给予怎样的评价,同性恋题材的影片总是不缺乏骂声,甚至激烈的骂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