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说,“坤沙投降后,金三角的毒品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治理,反而是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有意思的是,坤沙投降缅甸政府之后,他的4个子女却并没有跟随他一起投降。坤沙的大女儿如今在做什么生意,在哪里生活,金三角的黑帮之并没有确切的说法。但在各方的势力当却流传着一个说法,坤沙的大女儿只要开口,她的面子大家都要给。坤沙的大儿子,是坤沙几个儿女最没有出息的一个。因先天性的残疾,坤沙的大儿子被金三角当地的黑帮成员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坤沙的二儿子,曾在美国西点军校读。坤沙独霸金三角时,这位二少爷担任其部队教育总长的职务,负责训练士兵。但在金三角生存,坤沙的二儿子却并不被其他黑帮成员看好,原因是二少爷太善良了。但在金三角一带,二少爷的人脉却极广,当金三角其他势力之间产生矛盾时,二少爷有时还会出面调解。据说,在缅甸的一个新毒枭糯康向老挝的新毒枭赵伟动手之前,听到风声的坤沙二少爷还专门前往金木棉赌场找到赵伟,提醒他要留意糯康,并规劝他适当交些保护费。然而赵伟当时拒绝了二少爷的提议。之后,糯康便针对赵伟采取了一系列的疯狂行动。在坤沙的4个儿女,接收坤沙遗留武装力量最多的,是其三儿子。三少爷也曾在美国西点军校读,他回到坤沙身边后一直在部队直接领兵。坤沙向缅甸政府投降时,坤沙的三儿子带了一支两万多人的部队,隐藏在了泰国北部的一个山区内。如今,这支由坤沙三儿子统领的武装也是金三角地区最为神秘的武装力量,这位三少爷擅长在山区游击作战,令人难以捉摸。周边的几个国家都对他无可奈何。”
龙川详细地给我讲述了金三角一带的情况,几乎到夜里才算说了个七七八八。我一边听着龙川讲述,脑子里一边盘算。
深夜时分,艾雅来到了鲁朗与我汇合。她说她一接到多勒的传讯,赶过来了。另外,她从神庙的守护者,挑了十个人。这些人在明天也会带着那个叫凯恩的人,一起赶到鲁朗。看艾雅赶来的速度,我知道她的修炼已经大功告成。她的能量,已和我相差无几。
我简单地把我的想法和这边的情况告诉了艾雅。艾雅听到有一个穿着发光的长袍的人,居然能从我的手里逃脱,立即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第二天夜里,神庙的守护者带着那个凯恩,来到了鲁朗。有意思的是,这个凯恩听到要把他送回国,竟然断然拒绝。当我告诉他,我需要他的帮助时,他居然和我讨价还价起来。明确表示,我必须把他带回部落,否则,他拒绝回国,并不会向我提供任何的信息和其它的帮助。直到我同意了他的要求,他才答应随着我们一起行动。
所有人到齐后,我们便开始向这次报复行动的第一站缅甸出发。我们一行先是乘车沿318国道向前,之后进入云南,再从云南进入缅甸的果敢地区。
龙川告诉我们。果敢又名麻栗坝。关于“果敢”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果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殖民统治者引用的新名,英名称叫“kokang ”,来源于科干山的音译;“果敢”二字系由掸语变音而来,“果”是掸语的九,“敢”是户口,意思是这个地区由九户人家组成。果敢全称“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市,位于缅甸与国之间的掸邦高原,紧邻国云南省,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果敢约有25万人左右,其90%人口为华人(缅甸谓之果敢人、果敢族)。龙川说,果敢地区原为国领土,隶属国云南省。13世纪至14世纪,为国元朝云南行省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镇康路军民总管府和孟定路军民总管府的领地。14世纪至17世纪,为国明朝镇康府(州)和孟定府的领地。17世纪至19世纪,为国清朝云南省永昌府镇康土知州的“六户”领地。明永历十二年(1658年),明永历帝朱由榔出逃缅甸。1662年,吴三桂率10万清兵进入缅甸,迫使缅人交出朱由榔。之后,朱由榔的绝大部分官兵百姓留在了缅北。果敢地区的汉人便是这些明末官兵的后裔,随永历帝逃难的明朝将领杨高学家族统治果敢,果敢由此进入杨氏土司政权时代。1894年,、英双方重新划定边界,在伦敦签订了《缅边界条约》规定果敢地区为国领土。1897年,、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强迫国与其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划入英属缅甸。果敢地区使用果敢语(汉语),流通人民币,通讯采用国移动号码,电力由国南方电通过云南电输送。1960年,缅两国签订了边界协定,果敢被正式划入缅甸。1962年,缅两国划界,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精神,果敢被正式划入缅甸版图。现在,那里的生意也基本是国人在做,开旅店90%以是湖南人,饮食、小吃、饭店基本都是四川人,少量的出租是安徽人的天下。在电视方面,果敢地区先后出现了果敢特区电视台和老街电视台,都是私人办的电视台。果敢特区电视台建在老街澳洲娱乐城。老街电视台分别建在老街双凤城和南天门山。由缅甸政府主办的缅语电视台建在老街东城,主要转播缅甸政府办的缅语节目。老街电视台和果敢特区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内容主要是特区的政策法规、闻轶事、开业庆典、婚丧嫁娶以及港澳台故事片。在果敢地区老街市,可以收看20多个电视台的节目。除述果敢特区台、老街电视台、缅甸政府办的缅语电视台外,可以收看香港地区和国的多个卫视。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