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三章 转折(五)(第2 / 2页)

眼见梁王沉默不语,敬翔加重语气道:“效桓公旧事,会盟诸侯,还可北伐夷狄!”

这句话,令梁王更加砰然心动。当年齐桓公尊王攘夷,尊的是周天子,攘的是夷狄。北击山戎,难伐楚蛮,最终成就一代霸业,号令所向,诸侯无有不从。谁敢不从,就召集天下诸侯打谁!

让梁王心动的是,所谓夷狄,眼前的河东不就是其中之一么?众所周知,晋王李克用本姓朱邪,为沙陀人,除了晋王本人以外,河东大将中至少一半都出自沙陀。沙陀又名处月,为西突厥一部,再往上追溯,河东大将们都是匈奴!

“怎么做?”梁王大感兴趣,向敬翔问策。

“大封天下,会盟东都,北伐河东!”敬翔十分郑重的吐出了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虽然很短,却意味着宣武的策略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对于天下形势的影响,将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敬翔的话音刚落,没等梁王有所表示,节堂内的诸文武立刻群情涌动,一片哗然之后,人人脸露兴奋之色。

朱友宁带头,第一个躬身进言:“叔王,敬相所言极是,某附议!”

氏叔琮是第二个响应的:“某附议!”

接下来是朱友恭、张归厚等等大将,人人附议。就连梁王身边最亲信的王彦章、王晏球二人,也加入了附议之列。

“某附议……”

“某附议……”

“某等附议……”

每个人都受其鼓舞,向梁王请令,堂上兴高采烈,唯独敬翔和李振二人不发一言。

敬翔暗道:“糟糕!算来算去,却没算到眼下这一出!”但建议是他提出的,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转圜,于是眼望李振。却见李振只顾低头看着自己脚前一亩三分地,浑然没有把自己牵扯进来的意思。

梁王本来还觉得此策可行,可见了堂上众将们的欢呼,却忽然沉默了。良久,方缓缓道:“此事太过重大,孤需要思量思量。也罢,今日就议到这里。”说完挥了挥手,让文武们都自行散去。

出了节堂,朱友宁、氏叔琮、朱友恭、张归厚等大将兴奋的聚在一处热烈谈论,继而又来到敬翔面前,对他的妙策争着夸赞了一番。敬翔只能无奈苦笑,他知道这些军将们的心思,如果宣武真的施行“效战国”之策,等到分封天下藩镇的时候,是否就意味着他们也有机会了呢?

敬翔在堂外来回踱了片刻,暗自琢磨着,觉得很有可能因为众将们的争相附议,反而会令梁王打消这一念头,于是重新理了理思路,再次求见梁王。可是他没有见成,传禀的军官告诉他,梁王太过劳累,已经休息了,今日一律不见。

到了第二天,敬翔再次求见,却仍然被挡驾在外,梁王不止不见他,所有人都不见,内堂中传来的消息是,梁王病了,身体有恙,需要静养几日。

这一静养,就是半个多月,好在河东并没有发起大规模攻势,否则宣武军必然手忙脚乱。半个月的工夫,敬翔在节堂上的建议不胫而走,悄然传遍了军中高层,坐镇陕州的康怀英、练兵秦州的张存敬和李思安、驻守泽州的贺德伦和侯言等人,都纷纷书信敬翔,询问此事,并且暗中给他送来了厚礼,希望到时候敬翔能为他们美言一二,令敬翔哭笑不得。

就连留守汴州的节度判官裴迪也送来迷信,询问此事究竟。不过裴迪没有在信中托他“美言一二”,反而是婉言责备了他几句,说此策虽然可行,但却不该在节堂上抛出来,传得人人知晓。敬翔对此只能回书致歉。

进入十二月以后,梁王继续“养病”,不过因为河东向翼城发动了进攻,所以公文书信能够通畅无碍的送进内堂了,只不过梁王依旧不见任何人。

敬翔知道梁王身体无恙,他的病是心病,敬翔有心向梁王进言,却得不到梁王的回应。他又将自己的策略详细叙述了一番,送入内堂,可梁王仍然不做只字批语。于是敬翔终于明白,梁王不愿意“效战国”,不愿意大封天下。敬翔知道梁王的心思,可眼下宣武虽然号称强盛,却无论如何还做不到底定宇内的地步,反而处处危机,放眼四周,全是强敌,如果不行此策,怎样才能破局呢?

一时间,敬翔也感到了几分烦躁和焦灼。未完待续。。)</dd>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